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江西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江西省“十三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05-09 15:18:56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我省物流业保持较快增长,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条件和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物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1、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2015 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达到4.72 万亿元,是 2010 年的 1.78 倍,年均增长 12.2% ;物流业增加值达到 1203 亿元,是 2010 年的 1.96 倍,年均增长 14.4% ,物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 2010 年的 6.5% 提高到 2015 年的 7.2% ,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18.6% .
       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省“三纵三横”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建成,交通网络布局进一步完善,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大幅提升.截至 2015 年底,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4031 公里,其中高速铁路870 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 15.66 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5088 公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到 5716 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 614 公里;港口拥有千吨级及以上泊位 164 个;民用运输机场 6个,其中在建 1 个.全省共有国家一类口岸 2 个、出口加工区 3个,开通 12 条铁海联运线路和赣欧(亚)国际铁路货运通道.
       3、平台建设初见成效.物流园区集聚效应不断增强,打造了一批功能较为完善、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的物流园区和物流基地,推进了一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赣州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赣州港进境木材国检监管区成为全国内陆首个国检监管试验区,南昌综合保税区、龙南保税物流中心(B 型)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场所先后获批.赣州市被列为全国首批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南昌市、九江市被列为全国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
       4、市场主体日益壮大.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广泛推广,“互联网 +高效物流”“物流 + 金融”“物流 + 电商”等模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应用.截至“十二五”末,全省工商注册登记的物流企业超过 15000 家,其中 A 级物流企业91 家.
       5、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先后编制了«江西省物流园区发展规划»«江西省物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制定了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了全省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土地、财政、税务、价格、海关、检验检疫等相关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总体上看,我省物流业正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但是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发展方式仍比较粗放.主要表现在:社会物流成本较高,现代化仓储、多式联运、城乡配送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物流园区和物流枢纽建设水平不高,产业集聚发展和创新能力不够,物流信息化、标准化、专业化程度不高,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和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不足,缺乏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现代综合物流企业,物流与产业融合发展、区域联动发展亟需加强,物流业整体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等.
       (二)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省物流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
       1、物流发展需求快速增长.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我省深度融入“长珠闽”经济板块,为物流大通道建设和物流业双向开放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全省经济逐步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中后期过渡,新型城镇化有序推进,城乡居民消费持续升级,生产性、生活性物流需求不断增长.物流业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全面深化改革逐步深入,简政放权力度进一步加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
       2、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创新驱动战略和“互联网 + ”行动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物流业发展面临深刻变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不断发展并在物流业广泛运用,推动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有机融合,供应链管理、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电子商务物流、跨境物流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
       3、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随着社会物流规模快速增长,能源消耗和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加大,传统物流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按照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要求,必须不断提升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绿色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补齐物流短板,加快推进物流业转型升级.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工作方针,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核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着力推进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物流与产业融合发展,着力补齐物流业软硬件短板,加快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物流产业发展水平,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提供支撑保障.
       (二)发展目标.
       到 2020 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将我省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区域性物流中心.
       1、物流运行效率显著提高.物流基础设施体系更加便捷高效,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和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率较“十二五”末下降 2 个百分点左右.
       2、物流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物流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900 亿元,物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7.3% 左右,基于互联网的物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产生的物流业增加值占整个行业增加值的 40% 左右.
       3、物流集聚效益明显提升. 50 个物流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主营业务收入超过 5300 亿元;物流园区网络布局更加合理,力争主营业务收入 10 亿元以上的物流园区达到 30 个,其中省级示范物流园区 10 个左右、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 2-3 个.
       4、物流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能力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和供应链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和物流服务品牌,力争 A 级以上物流企业达到 200 家.

       三、总体布局
       充分发挥我省交通区位优势,着力构建以昌九物流枢纽为核心,以赣中南、赣东北、赣东南、赣西四大特色物流集聚发展区为支撑,以“四纵四横”物流通道为纽带的“一核四区多通道”发展格局,
积极拓展国际物流发展空间.
       (一)一核.
       抓住国家级赣江新区建设和昌九一体化发展的重大契机,进一步强化南昌全国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九江全国物流园区二级布局城市的功能地位,加快昌九物流一体化进程,重点推进赣江新区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建设,培育发展汽车、航空、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物流,加快发展城市配送、社区物流等城市物流,推进保税物流、快递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第四方物流、物流金融等高端物流业态发展.
       (二)四区.
       1、赣中南物流区.以赣州、吉安为中心,以瑞金、会昌、定南、峡江、新干等为重要节点,大力发展无水港、公铁海联运、城市配送等,重点培育南康家具、赣南脐橙、新干箱包灯饰、吉州商贸等物流产业集群.推进赣州建设国家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支持赣州等城市打造连接“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和国际货物集散地.
       2、赣东北物流区.以上饶、景德镇为中心,以乐平、鄱阳、横峰、上饶县等为重要节点,大力发展工业物流、农产品物流、商贸物流、高铁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等,重点培育上饶商贸、景德镇陶瓷、上饶电子商务、横峰工业、鄱余万农产品等物流产业集群.
       3、赣东南物流区.以抚州、鹰潭为中心,以广昌、南城、余江、贵溪等为重要节点,大力发展铁路物流、农产品物流、物流总部经济等,重点培育南丰蜜桔、广昌汽运、黎川陶瓷、鹰潭有色金属等物流产业集群.
       4、赣西物流区.以宜春、萍乡、新余为中心,以樟树、高安、丰城、上栗等为重要节点,大力发展工业物流、医药物流、农产品物流、危险品物流等,重点培育樟树医药化工、万载烟花鞭炮、萍乡装备建材、高安建筑陶瓷等物流产业集群.
       (三)多通道.
       1、国内物流通道:依托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京九、银福、合福等贯通南北的纵向通道和沿江、沪昆、韶赣厦等连接东西的横向物流通道,积极打造阜鹰汕、岳九衢等物流通道,连接各中心节点城市,提高通道物流承载能力和转运效率,构建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通道.

       四、主要任务
       (一)着力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深入开展优化环境、保障便利、降税清费、强基补短、互联共享、融合发展专项行动,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坚持“非禁即入、便民高效、规范统一、宽进严管”原则,构建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通行环境,保障车辆便捷高效通行.加强和规范物流领域收费行为,切实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发展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相衔接的多式联运,促进多种运输方式的顺畅衔接和高效中转.重点发展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等绿色运输方式,积极推广甩挂运输、无水港、公共外库、共同配送、统一配送等新型物流组织模式.推动省内各类物流信息平台互联互通.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农业、商贸业联动发展,提升物流业融合发展水平.
       (二)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合理规划布局物流基础设施,优化各种运输方式在线路、节点上的匹配和衔接,构建相互衔接、互联互通的快速物流通道,形成便捷高效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整合现有运输、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拓展服务功能.将物流园区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加强物流园区规划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的衔接.进一步加快疏港铁路及疏港公路建设.优化航空货运网络布局,推动国内航空货运设施建设.推进“港站一体化”,实现铁路货运站与港口码头无缝衔接.加强仓库、堆场、接驳、停车场等转运设施建设,提高物货换装的便捷性和兼容性.完善配送中心规划布局,优化城乡共同配送末端网点,形成层级合理、规模适当、供需匹配的物流仓储配送网络.
       (三)培育壮大物流市场主体.鼓励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支持传统物流企业向上下游延伸服务,推动大型运输企业和货主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向多式联运经营人、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变.引导制造业、商贸业企业分离外包物流业务,促进企业内部物流需求社会化,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我省物流服务市场,引进国内外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带动我省物流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支持物流企业申报国家认证,重点培育一批 3A 级以上物流企业.推进快递业与民航、铁路、公路等运输行业联动发展,加快形成一批大型快递企业,构建覆盖城乡的快递物流服务体系.深入推动邮政与电子商务企业的战略合作,积极发展电商小包和农村邮政物流服务等新型邮政业务.引导物流业围绕交通枢纽、节点城市、大型商品集散地和特色产业基地集聚发展,发挥物流产业集群规模效应.
       (四)提升物流专业化水平.支持物流企业功能整合和业务创新,提供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专业化物流服务.发展定制化物流服务,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物流需求.鼓励物流企业采用新技术和新装备,加快对现有仓储、转运设施、运输工具、停靠和卸货站点改造升级,推进港口、码头、货场、物流园区设施现代化.推进物流科技研发基地建设,加快运输、仓储、配送、装卸、冷链等专业物流设施设备的研发应用.提升钢铁、有色、建材、煤炭、汽车、水泥、粮食等大宗商品物流能力,推动装备、化工等专业化物流发展.发展应急物流,提升应急物流设施设备现代化水平,强化危险品物流安全监管,提高应急物流效率和应急保障能力.
       (五)促进“互联网 + ”高效物流发展.加强互联网、北斗导航、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改造传统业务模式和管理系统,推动智慧物流发展.整合政府、企业与社会各类基础和专用物流信息,鼓励政府、企业间的物流大数据共享协作,加强对数据的挖掘应用.提升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重点行业物流信息平台功能,加强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建设新一代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实现物流园区、配送中心、货运站等物流节点设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推进“互联网 + ”物流模式创新,发展“互联网 + ”车货匹配、“互联网 + ”运输协同、“互联网 + ”城乡配送、“互联网 + ”供应链管理,开展“互联网 + ”便捷退税创新试点.
       (六)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新业态.积极培育供应链管理、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电子商务物流、跨境物流、物流金融等物流新业态.引进和扶持一批高效提供信息咨询、订单管理、物料配送、仓储服务等综合物流服务的第四方物流企业.发展物流平台经济,打造一批面向中小微物流企业提供专业化管理和个性化增值服务的集成化服务平台.引导制造、商贸龙头企业围绕核心业务优化供应链管理,鼓励企业设立专门供应链管理部门,与上下游企业建立供应链联盟.鼓励和引导省内互联网平台型物流企业开展“无车承运人”试点,提高货物运输组织化、规模化水平.发展供应链金融,畅通线上线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
       (七)推动发展国际物流.加强南昌航空、九江水运、赣州铁路等口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国际中转、区域分拨、保税物流等功能.加快赣州综合保税区、南昌综合保税区、龙南保税物流中心(B 型)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赣州港进境木材国检监管试验区建设,积极申报设立九江、吉安综合保税区.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实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积极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申报设立中国(江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物流,推进海外仓等物流设施建设.统筹国际国内物流协调发展,构建完善国际物流大通道,提升国际物流双向服务能力,加快融入全球物流体系.
       (八)鼓励发展绿色物流.鼓励发展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配送,优化运输结构,推广先进物流组织模式.引导物流企业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广泛应用低能耗、低排放的新型绿色环保物流技术和装备,加快建立绿色物流运作和评估体系.鼓励采用新能源物流车辆、铁路集装箱等低能耗低排放运输工具和节能型绿色仓储设施,大力发展专业化公路货车车型和节能环保船舶,推广厢式运输、带托盘运输、甩挂运输和重载化运输等运输方式.积极发展循环物流,鼓励包装重复使用和回收再利用,提高托盘等标准化器具和包装物的循环利用水平,构建低环境负荷的循环物流系统.
       (九)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支持仓储设施、搬运工具、配送工具、装卸货站点等公共基础设施设备的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实施农产品、食品、药品、危化品和生鲜电商等领域的设备设施标准化改造升级.推动多式联运设施与装备技术标准化,鼓励开展物流一贯化运输.建立健全区域物流标准对接机制,加强物流地方标准与其他产业标准及国家、行业物流标准的衔接.加快物流技术、装备、流程、服务、安全等标准制修订工作.严格执行涉及快递业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健全快递标准规范体系.推动物流重点项目开展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和项目内部及周边道路设施的交通设计,科学规范交通设施设置与交通组织优化.加强物流标准化宣传培训和推广应用.

       五、重点工程
       (一)多式联运畅通工程.加快建设向塘铁路公路物流枢纽基地、九江港彭泽红光港区综合物流枢纽、南昌快递(电商)物流园、赣州航空物流园等一批公铁联运、铁水联运、陆空联运、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基地,构建能力匹配的集疏运通道,配备现代化的中转设施.加强九江港、南昌港等重点港口建设,开展昌九联运试点,推进大宗散货水铁联运、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干支直达和江海直达等船舶运输组织方式.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发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作用,以南昌、九江、赣州、鹰潭等为中心构建与铁路货运能力匹配的公铁联运网络系统.扩大现有铁海联运辐射范围,增开铁海联运线路,推动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增强南昌、赣州等区域枢纽机场的物流集散功能,拓展航空物流发展空间.建设国际多式联运中心、国际邮件交换局(站)和国际快件中心.
       (二)物流园区建设工程.结合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在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合理布局物流园区,重点扶持一批物流组织化程度高、技术水平先进、集散能力突出、公共服务能力强的物流园区.推进省级物流园区示范工作,支持创建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充分发挥示范物流园区的引导带动作用.加强分类管理和分层错位发展,科学合理布局货运枢纽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口岸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以及农产品、农资、钢铁、煤炭、危化品、汽车、医药、出版物、冷链、快递等专业类物流园区.
       (三)交通物流融合工程.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枢纽、铁路专用线、多式联运等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物流网络,畅通社会物流运输全链条,推动交通物流一体化发展.对接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一批综合物流枢纽和物流节点,完善集疏运系统.结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优化全省铁路枢纽布局,提升铁路枢纽综合运输和物流集散能力.完善公路港布局和功能,构建一批综合型、基地型和驿站型公路港.提升发展内河水运,进一步延伸港口水运物流链.稳步提高多式联运比率,提升联运服务水平,促进长短途运输有效对接.建立“一单制”便捷运输制度,实现“一站托运、一次收费、一单到底”.
       (四)铁路物流网络建设工程.全省规划建设 1 个一级物流基地、6 个二级物流基地、 10 个三级物流基地,其中一级和二级基地要求具备集装箱办理功能,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建设物流作业站、受理站、受理点及无轨站,形成全省铁路物流网络.重点推进向塘一级铁路物流基地建设,打造全国铁路物流示范基地和全省铁路物流中心.鼓励物流龙头企业在铁路物流基地周边投资建设铁路物流港、公路港、铁路口岸作业区及大型仓储基础设施.支持现有条件较好的铁路货运场站向综合物流基地转型,具备条件的城市中心铁路货场向城市配送中心转型.拓展铁路物流覆盖面,促进铁路与邮政、快递设施协同配套,加快构建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综合能耗低的铁路物流体系.
       (五)物流业制造业联动发展工程.围绕冶金建材、矿产能源、装备制造、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产业配套物流.开展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试点示范,组织实施一批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与制造业紧密配套的仓储配送设施和物流信息平台,完善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最终销售及回收的完整供应链服务,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供应链计划、采购物流、入场物流、交付物流、回收物流、供应链金融以及信息追溯等集成服务,提高供应链信息化水平.鼓励传统制造业企业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物流管理技术进行转型升级.
       (六)物流业商贸业融合发展工程.以专业市场物流为基础,构建完善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平台和配送网络,促进传统专业市场和商贸流通业转型发展.支持重点商贸企业建设区域商品配送或分拨中心,完善商品流通网络,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增强为仓储、超市、连锁店、便民店和消费者提供同城和区域配送、分拨的能力.整合大中型商贸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网点和社会运输资源,在快速消费品、鲜活农产品、药品等领域率先实行共同配送,并逐步在全省推广.在电子商务发展重点地区培育一批电子商务配送中心,创新物流业务模式,促进物流配送服务向信息化、数字化方向转变,实现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有机结合.引导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向物流园区集聚.
       (七)城市配送工程.优化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加快完善物流基地、分拨中心、公共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四级城市物流配送体系.深入开展省级城市配送试点,优化配送线路及交通组织.加大城市共同配送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统筹邮政、快递企业资源,促进末端服务网络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进行.合理布局建设邮件快件处理中心、便民服务网点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智能快件箱.鼓励大型商业连锁企业配送中心、工业企业物流设施面向社会开放,在城市建设一批中小型公共配送设施.力争所有社区、机关、学校、大中型企业设立末端配送网点,基本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
       (八)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工程.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粮食、猪肉、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资源,依托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一批规模较大、带动力较强、技术水平较高的农产品物流基地.支持农产品生产基地改造提升物流设备设施,开展集散配送业务.鼓励发展“批发市场 + 统一配送”“电商 + 冷链共同配送”等农产品配送模式.着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重点建设一批农产品大型储备冷库,鼓励建设节能型冷库.支持企业采用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构建覆盖主产区的产地集配体系和重要产品追溯体系.
       (九)农村快递配送工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农村快递配送节点,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体系.充分利用邮政和供销合作社的网络资源,加快农村邮政网点、“三农”服务站、农村综合服务社等终端设施布局.加强村镇末端配送设施建设,力争所有乡镇都有快递配送站点,所有行政村都有快递配送末端网点,建成覆盖城乡的末端物流配送网络.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快递下乡”工程,支持连锁经营、快递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
       (十)物流信息平台工程.推动行业、园区、企业物流信息平台与国家、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有效对接,积极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物流云平台.以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依托,进一步整合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交通、交管、商务、工商、税务、海关、检验检疫、银行、保险等部门的信息资源.支持各类专业化、特色化的物流信息平台创新发展,发挥物流信息平台在优化整合物流资源、促进信息互联互通、提高物流组织化程度中的重要作用.鼓励物流园区和物流龙头企业搭建面向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服务平台,促进货源、车源和物流服务等信息的高效匹配.支持物流企业开发应用具备信息发布、在线交易、数据分析等综合功能的物流信息平台,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六、保障措施
       (一)深化改革开放.更好发挥全省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作用,完善各层级物流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加强跨区域跨部门协作联动.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进一步放宽物流行业准入.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先照后证”和“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物流连锁企业可在同一县(市、区)范围内实行“一照多址”,分支机构可使用省内总部取得的资质证书,鼓励物流企业开展跨区域网络化经营.深化物流业开放合作,推动与沿海发达地区物流业联动发展.建立健全与长江经济带有关省市的物流协作机制,加强口岸通关协作,构建物流快速通道.搭建国际物流合作平台,支持有条件的物流企业“走出去”.
       (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对物流市场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物流领域制度规范.完善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记录,纳入全省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建立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惩戒机制,依法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加强物流信息安全管理,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增强物流企业品牌意识,鼓励打造诚信物流企业.加大物流市场违法治理力度,依法查处物流业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强化对物流企业的安全管理,督促落实安全主体责任.规范道路运输物流车辆技术审验制度,简化年审手续,优化审验程序.
       (三)完善扶持政策.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商业网点规划中充分考虑并统筹保障物流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优化物流业用地空间布局,合理确定用地规模和强度,研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依法依规对生产性物流企业用地(具有物资批发、零售等市场交易功能的用地除外)按工业用地出让指导价通过招拍挂方式出让.优化物流业相关管理政策,鼓励物流企业开展创新.认真落实物流业相关税费优惠政策.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完善城市交通和配送管理政策,逐步解决城市配送及快递车辆通行、停靠等交通管理问题.将免除查验没有问题的外贸企业吊装移位仓储费用试点范围扩大至全省.
       (四)拓宽投资渠道.发挥政府投资示范带动作用,各级财政资金通过现有渠道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城乡配送网络、农产品冷链物流、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等物流项目建设.鼓励金融机构探索适合物流业发展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在商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等非金融企业债务工具筹集建设资金.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物流领域,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现代物流产业投资基金,扶持企业实现挂牌上市.
       (五)加强统计工作.开展物流统计调查和物流行业形势分析预测,及时准确反映我省物流业的发展规模和运行效率,为政府宏观管理和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实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健全全省物流统计分析和运行监测工作机制.各地要全面开展物流统计工作,提高物流统计数据质量和工作水平.督促企业建立相应的内部统计制度,配合做好物流统计工作.
       (六)强化人才支撑.鼓励学校、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企业共同参与,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探索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等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和鼓励大专院校针对我省物流需求,完善物流学科体系,加强供应链管理、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电子商务物流、跨境物流等新业态专业人才的培养.健全在职人员培训体系,鼓励培养物流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强化技术性人才、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提高物流业从业人员职业素质.
       (七)发挥协会作用.进一步发挥物流行业协会在产业研究、标准宣贯、统计咨询、人才培养、宣传推广、国际合作等方面的作用,推动建设物流智库.引导支持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加强内部管理,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推动物流业文化建设,引导企业全面履行社会责任.健全和完善各项行业基础性工作,促进行业规范自律和诚信体系建设,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上一篇:江西省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
下一篇:江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发展与应用十三五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