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十二五”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服务业提速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初步扭转了服务业增速长期低于GDP的局面,呈现“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新态势,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1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突破6000亿元,达到6539.2亿元,同比增长10.1%,为新世纪以来首次超过GDP和第二产业增速;服务业经济总量是2010年的2.09倍,年均增长9.8%。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33%提高到2015年的39.1%,全面完成服务业“十二五”规划目标。
——发展贡献不断增强。2015年,全省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5.5%,比2010年提高10.5个百分点;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29.8亿元,是2010年的2.17倍,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44.3%;服务业实现税收1321亿元,占全部税收的53.2%,成为第一大税收来源;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比重达60%以上,吸纳就业能力不断提升;服务业能耗占能耗总量比重仅为14.6%左右,节能减排贡献突出。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培育,产业供给结构不断优化。2015年,全省金融业实现增加值897.7亿元,总量是2010年的3.7倍;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总收入达到3.86亿人次、3638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3.6倍和4.5倍;文化产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实现650亿元、2448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2.8倍和2.9倍;社会物流总额、物流业增加值达到47235亿元、1203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1.78倍和1.97倍;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2871亿元,同比增长107%。同时,软件和信息服务、研发设计、融资租赁、节能环保、健康养老等服务业及新兴业态发展迅速,成为服务业重要增长点。
——集聚效应日益显现。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成长,培育形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90个、旅游重点产业集群35个、物流重点产业集群50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12个、电子商务示范基地30个。龙头企业培育工作初显成效,认定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151家,其中45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0亿元以上,为全省服务业企业发展树立了标杆。
——开放水平明显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和各种社会资本的规模逐步扩大,一批国内外知名的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批发零售、电子商务等大型企业相继落户江西,我省服务业企业陆续“走出去”开拓市场,服务业国际化水平逐步提升。2015年,全省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19.5亿美元,是2010年的2倍;全省工商登记注册外商投资服务业企业占全部外资企业的比重达43.9%。
——发展环境持续改善。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服务业发展提速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实施意见、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各地、各部门针对服务业重点行业和新兴业态,出台了促进旅游、金融、互联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体育、健康、养老、互联网金融、中医药服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省上下形成了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浓厚氛围。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服务业仍然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主要表现为:总体发展相对滞后,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规模较小、高端服务业发展迟缓;企业综合竞争力较弱,人才短缺矛盾凸显,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亟需提升;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和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等。
二、发展机遇
“十三五”是我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和重大发展机遇。
从国际环境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领全球经济深刻变革,全球产业结构进一步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迈进,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贸易加快发展。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仍然存在,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制造业逐步转向依靠服务业。国际服务业加快向我国转移,服务业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领域。“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扩大了对外开放空间,促进服务业融入全球市场,更多的服务业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服务业发展空间和产业链不断向全球拓展。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更多依靠消费引领、服务驱动的新特征。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特别是服务业加快向一、二产业融合渗透,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从物质消费为主向服务消费为主转变,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带动生活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新经济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全面深化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将进一步激发服务业发展活力和动力。
从省内环境看,“十三五”时期我省将向中高收入发展时期和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迈进,全省服务业发展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赣江新区、生态文明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叠加效应逐步显现,为全省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省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绿色化水平,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对全省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总体上看,“十三五”我省服务业将进入加速发展期和提档升级期,要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打造江西经济发展新引擎。
第二章 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重大战略举措,充分发挥我省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以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为导向,以创新驱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拓展、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提升,加快做大服务业经济总量,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服务业发展明显提速、比重明显提高、水平明显提升,为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持续动能。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协调发展。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引导企业加快服务环节的分离和外包,促进我省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顺应生活消费方式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趋势,大力发展贴近人民群众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生活性服务业,优化服务供给,增加短缺服务,开发新型服务。
——坚持新兴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同步发展。实施创新型省份建设战略,抢抓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新机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推动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积极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按照崇尚绿色环保、讲求质量品质、注重文化内涵的导向,运用现代服务技术和经营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促进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
——坚持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协同推进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发展,促进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等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着重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服务业在研发设计、流程优化、市场营销、物流配送、节能降耗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整合优化,提升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占GDP比重提高到45%左右,基本构建结构优化、服务优质、布局合理、融合共享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努力打响“江西服务”品牌。
——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服务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到50%以上,服务业税收对全省税收贡献率达到60%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力争达到65%,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服务业企业集团,创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服务业品牌,建设一批带动作用强的服务业发展集聚区。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旅游强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金融服务业、文化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成为服务业支柱产业,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科技和信息服务等重点产业年均增速快于服务业平均增速,新兴服务业不断培育成长。
——品牌形象初步树立。坚持重点突破、特色发展,基本建成全国重要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新高地、全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基地。
——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改进服务和监管方式,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逐步完善。
四、发展布局
依托各地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遵循服务业分布规律和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趋势,进一步优化重点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构建“一核集聚、两轴带动、七带辐射、百点支撑”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一)一核集聚
充分发挥南昌省会城市的综合优势和独特功能,重点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总部经济、商务会展、品牌消费、文化创意、虚拟现实VR产业、服务外包、高技术服务业、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产业,打造都市型高端服务业核心集聚区。
(二)两轴带动
依托京九线和沪昆线“两轴”,重点打造城市商贸流通业集聚中心、区域特色物流中心,发展与块状经济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生态休闲旅游业、农村商贸流通业等服务产业,大力培育发展特色新兴服务业,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使“两轴”成为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七带拓展
依托区域中心城市、重点功能性平台和综合交通通道,大力培育拓展七个类型各异、功能突出、错位发展的服务业产业带。
赣江新区新兴服务产业带。依托国家级赣江新区,顺应昌九一体化发展,重点发展金融服务、临空服务、航空物流、跨境电商、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生态旅游、休闲服务等产业。
赣南中央苏区资源生态型服务产业带。依托赣南中央苏区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国家的特殊政策,着力建设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性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中心。
赣东北内陆开放型服务产业带。依托沪昆高铁和京福高铁交汇的快速大通道,充分利用毗邻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现代物流、陶瓷文化创意等产业。
赣西现代化生产性服务产业带。依托赣西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工业基础,围绕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研发设计、节能环保服务等产业。
吉泰走廊区域特色型服务产业带。依托吉泰走廊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产业。
九江沿江港口开放型服务产业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充分利用名山、名城、大湖资源,重点发展港口物流、旅游休闲、商贸服务等产业。
向莆沿线内陆港口型服务产业带。依托向莆铁路和福银高速综合大通道,充分利用连接海西经济区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外贸服务等产业。
(四)百点支撑
统筹兼顾其他区域,依托重点工业集群、农产品基地、区域性交通枢纽、重点旅游景区,加快建设100个以上产业集聚度高、服务功能集成、示范带动力强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努力形成点状分布、覆盖全省的现代服务业支撑体系。
第三章 重点领域
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节能环保服务等产业,加快发展信息、科技、会展、人力资源服务等产业,引进和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实现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等在更高水平上的有机融合。
(一)金融服务业
到2020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5%以上,占GDP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把金融业打造成全省现代服务业的排头兵和最重要的千亿支柱产业之一。
促进金融业全面开放合作。大力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机构引进激励机制,重点引进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以及有实力的证券、期货、专业性保险机构来赣设立分支机构,支持驻赣金融机构到市、县设立分支机构。积极推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走出去”发展,支持江西银行、九江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银行机构,以及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地方法人金融企业在香港H股上市,鼓励省内生态农业、矿产资源、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优质龙头企业赴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推动中航证券、国盛证券等地方法人证券期货公司进一步增资扩股并实现上市。推动省内金融机构和优质企业联合到非洲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拓市场。争取设立苏区人寿保险公司和友安互联网财产保险公司,积极组建江西金融发展公司、省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坚持融资与融智相结合,构建开放合作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投融资、业务结算等方面加强合作,提供覆盖境内外全链条的离、在岸一体化服务。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积极优化信贷市场,引导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市场化方式盘活信贷资源、处置不良资产。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证券交易市场发行债券,鼓励省内金融机构参加各类债券的发行和承销。加快发展江西产权交易所、江西联合股权交易中心、赣南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等地方金融交易市场。深化与期货交易市场合作,发挥期货交割仓库的资源配置功能,探索设立脐橙、蜜桔、白莲等期货品种。依托和围绕我省生猪、铜、稀有金属及农产品等优势产业,推动相关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健全保险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健康险、养老险、财产险等传统险种,积极发展生产、污染、医疗、食品安全等责任险,大力发展农业保险。积极拓展外汇市场,扩大资本市场开放,拓展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业务。着力提升服务业参与和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积极鼓励服务业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再融资、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发展升级。
推进区域金融发展。以赣江新区为先导,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着力培育新兴金融业态,创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打造“全牌照”金融体系。支持南昌打造区域性现代金融服务中心,加快建设红谷滩全省金融商务区,推动以瑶湖金融港为重点的金融产业服务园建设,发挥金融集聚效应。支持赣州探索建立金融改革试验区,着力打造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金融中心、全省金融次中心。支持九江建设赣鄂皖湘四省边际区域金融中心。支持吉安探索建立民间资本管理创新先行区,引导规范民间资本有序流动和发展。积极创建县域金融创新园区。进一步深化金融业改革,加大金融业创新力度,鼓励商业银行进行业务与模式创新,加快由单一服务模式向差别化综合服务模式转变,从信贷为主向资产管理为主转变,强化资产管理能力。支持民间资本多渠道进入各类银行机构,扩大民营银行试点范围。以我省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契机,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的资金支持,创新发展绿色金融。
(二)现代物流业
到2020年,全省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实现18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7%,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比2015年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基本建成基础设施完善、空间布局合理、行业发展集聚、产业联动顺畅的现代物流体系。
提升物流基础设施。大力推进17个铁路物流基地建设,打造服务全省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物流园区和重要物流节点。围绕重点交通枢纽及口岸通道,建设一批集仓储、配送、加工、交易、展示、信息交流、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园区。依托中心城市和大型商品集散地,建设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和综合性物流中心。推进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推进城市共同配送。构建信息平台、配送中心和末端配送网点等城市配送体系,鼓励连锁企业开展共同配送,降低“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为城市共同配送车辆通行提供便利,解决城市共同配送瓶颈问题。鼓励重点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推动城市共同配送集约化发展。扩大省级城市配送试点范围,提高省级城市配送试点水平,重点在快速消费品、生鲜食品、药品等领域实现共同配送。
完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加快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改造升级。改善农村物流服务,建立农产品产区与大型零售企业对接机制,实现从产区到零售终端的全程冷链物流直供模式。在果蔬、水产品、肉类加工食品等重点产区建立大型冷链物流基地。
培育龙头骨干物流企业。引导制造、商贸企业剥离物流业务,积极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大型物流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运输企业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组织管理手段,与大型制造企业、商贸企业、专业市场、货运站加强协作,为用户提供集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等于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
推动物流标准化建设。推进南昌、九江全国物流标准化试点建设,建立标准托盘循环共用体系。积极推广《城市配送物流车营运技术规范》等物流标准,引导城市配送车辆向统一车型、标识发展。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物流标准化创新,争取将企业标准上升为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努力做到信息联通共享、数据兼容和格式统一,逐步形成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的一体化监管平台。积极开展商贸物流标准化专项行动,扩大我省试点企业数量。
加快智慧物流建设。推进落实“互联网+高效物流”工作方案,实施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建立布局合理、运营高效的智慧物流园区(基地),培育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智慧物流示范企业,建立智慧化仓储管理系统、末端配送网络、物流分拨调度系统,提高物流配送标准化、单元化水平,提升物流企业信息管理和技术应用能力。使用物流先进设备,推广新型物流配送模式,提高城市末端配送效率。
促进物流业区域合作。推进长江口岸物流通关协作,构建物流快速通道,推动我省物流企业与长江流域物流企业合作,整合长江流域港口码头、物流园区、仓储设施等物流资源,加快长江流域物流联动发展。推动江西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依法开展物流企业资质互认和监管协同,加快区域物流一体化进程。
(三)电子商务业
到2020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万亿元,培育50个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基地和一批知名电商品牌。
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进中小城市,深化各行业各领域电子商务应用。推进线上线下互动,推进流通转型升级,加快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
扶持一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突出特色和比较优势,加快推进铜、稀土、钨、煤炭、稀贵金属等大宗商品电商交易中心建设,围绕陶瓷、旅游、医药、农产品等特色产业领域集中力量扶持一批行业性和区域性电子商务平台,着力打造集交易、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物流、信用评估等服务于一体的第三方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
发展一批电子商务应用示范企业。以矿产资源、有色金属、生物医药、轻工纺织、特色农产品、旅游等优势行业为重点,推广普及电子商务应用,鼓励企业依托第三方平台开设网络旗舰店、专卖店等网络销售终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自建网上销售平台,扩大市场份额,鼓励培育一批特色电商品牌企业。
培育一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结合区域产业特色,打造电子商务产业功能区、电子商务产业园、电商创业园、众创空间和电商楼宇等发展平台,培育20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园区),争创一批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打造一批电商创业就业集聚区域。全力提升电商园区(基地)功能,引进培育电子商务配套服务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
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创新进出口管理模式,完善对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在通关、检验检疫、退税、结汇等环节的有效监管和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与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物流企业平台和相关部门监管平台的数据对接和信息共享。鼓励符合条件的地区申报跨境电子商务试点。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优势,规划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吸引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及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
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普及应用。加快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加快农村基层信息服务站(益农信息社)、农产品基地建设,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应用电子商务,推动农产品网上销售。深入实施电商精准扶贫工程,促进农村贫困地区电商创业和脱贫致富。推广网上农贸市场、数字农家乐、特色旅游、特色农产品等农村电子商务服务。鼓励农村居民网上购物,完善农村电商配套设施和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农村消费升级。
推动电子商务集成创新。鼓励企业结合行业特点和应用需求,依托电子商务开展商业模式与业态创新。支持应用电子商务对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商务流程的改造与优化,推进电商多向融合和线上线下协调互动。重点推广线上网店线下消费、社区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等电子商务新模式,鼓励企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创新活动,提升经营效率。
健全电子商务配套支撑体系。加快发展电商运营管理、技术服务、人才培训、物流快递、网络金融、信用认证、广告美工等电子商务配套产业。推动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规划建设区域性电子商务物流快递分拨中心,完善城乡物流配送网络,加强共同配送末端网点建设。改善电子商务投融资环境,搭建相应投融资平台,建立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电子商务支撑保障水平。
(四)服务外包业
到2020年,全省服务外包企业数量力争突破3000家,从业人员达到30万人以上,全省服务外包业国际国内市场协调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明显优化,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积极拓展服务外包领域。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设计、研发、互联网、医疗、工业、能源等领域服务外包;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教育、交通物流、健康护理、科技服务、批发零售、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服务外包。鼓励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加大服务、知识、业务流程等领域的外包力度,支持企业购买专业化服务。
大力发展服务外包集聚区。充分依托南昌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推进浙大科技园、“699”文化创意产业园等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建设。积极组织企业“走出去”主动与上海、广州和福建自贸区企业对接,举办全国性服务外包产业招商引资对接会、服务外包贸易洽谈会,吸引一批海内外服务外包龙头企业入驻江西。
打造服务外包信息平台。积极搭建江西省服务外包公共信息平台,帮助企业承接服务外包业务。充分发挥省服务外包产业协会团队作用,推动企业抱团发展,承接国际高端服务外包业务。
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进一步推动专门培训机构的人才培训工作,鼓励省内各高校设立服务外包专业并在实训阶段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积极探索学分认定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加快全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
创新服务外包模式。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创新服务外包模式,创新服务外包专业园区运营模式、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外包企业融资模式和管理模式。积极开拓服务外包新业务和新营销网络,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实施主辅分离,通过制造服务化、专业化,推动服务外包交付模式、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创新。
(五)节能环保服务业
力争到2020年,全省节能服务业总产值突破150亿元,环保服务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打造10家以上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节能环保服务业龙头企业。
建立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投融资、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工程咨询、节能环保产品认证、节能评估等第三方节能环保服务。规范引导建材、冶金、能源企业协同开展城市及产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推动建立交易市场。结合改善环境质量和治理污染的需要,开展环保服务活动。发展系统设计、成套设备、工程施工、调试运行和维护管理等环保服务总承包。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开展专业化节能环保服务。
创新节能环保服务模式。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特许经营、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节能环保服务新机制,推动节能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环保产业投融资机制。支持现有环保产业园实施循环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成为我省环保产业基地,提高产业聚集度。促进环保企业整合,发展环境工程总承包服务,培育环保龙头企业。推动环保关键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及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研发生产,提升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促进节能环保服务业转型升级。加强对节能环保服务企业技术服务、项目管理等全面服务能力的建设和提升,推动从简单技术改造向“一条龙”节能管理和综合利用转变,加速培育带动性强、示范性好的龙头骨干企业。通过推广高效锅炉、扩大高效电动机应用、开展新能源汽车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推动半导体照明产业化等途径,加快节能技术装备升级换代。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促进资源有效利用。
(六)信息服务业
到2020年,力争全省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000亿元,信息化发展指数超过0.8,培育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加快企业信息化改造。加强相关软件研发,提高信息技术咨询设计、集成实施、运行维护、测试评估和信息安全服务水平,面向工业行业应用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推动信息技术融入产品设计研发、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营销和企业管理等重点环节,促进工业生产业务流程再造和优化。
提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能力。大力开发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等,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支持南昌高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着力培育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加快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及业态发展。支持工业企业分离所属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机构,成立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为全行业和全社会提供服务。
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综合集成地图与地理信息、遥感数据信息、环境信息等基础信息,建立我省导航应用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我省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建设,完善全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交换平台,整合城市信息和地理信息,形成多级互动的信息资源实时综合服务能力,拓展地理信息服务市场。
推动数字技术研发与应用。把握数字内容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加大数字出版、数字动漫等关键技术攻关、装备研制、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等技术研发工作,提高技术支撑的针对性。加强研发成果运用,面向市场推动数字技术转化,提高数字内容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和装备自给率,提高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水平。支持打造中国(南昌)虚拟现实VR产业基地。
提高信息安全服务水平。在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应用中逐步推行以实名制为主的网络身份管理制度,积极推广身份认证、电子签名等安全认证服务。大力发展电子认证服务业,力争电子认证证书发放量年均增长20%。大力加强全省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信息安全测评、风险评估等服务业。大力引进和培养信息安全服务专业人才,建立健全信息安全测评队伍,提高测评队伍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
推进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自然村宽带覆盖能力建设,促进自然村通宽带,实现农村地区学校、医院、公益性文化机构具备宽带接入能力。加快农村地区光纤网络建设,实现光纤到行政村,并向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促进农村宽带用户提速。推进农村信息站建设,加快农业信息化试点示范建设,推动农村宽带知识普及和农民上网能力培训。
改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质量。对全省有线广电网络进行优化升级,在2020年前完成骨干发射台基础设施改造工程,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进一步推进有线广播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向农村延伸。
(七)科技服务业
到2020年,全省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科技发展水平、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增强,拥有一批科技产品品牌和龙头企业,科技服务业对经济提质增效的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加快发展科技服务型企业。鼓励发展科技战略研究、科技评估、科技招投标、管理咨询等科技咨询服务,积极培育管理服务外包、项目管理外包等新业态。进一步强化省级新产品开发,加大省优秀新产品推广力度,支持和推广应用一批新技术、新工艺,形成一批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好、品牌优势明显、资源充分利用的新产品。
发展知识产权服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培育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构建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分析、数据加工、数据库建设等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发展知识产权评估、交易、转化、质押等商用化服务,制定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申请和保护战略。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机制,鼓励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坚决遏制、查处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保护创新成果。
推进技术转化服务。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交易平台,形成产权明晰、运转高效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鼓励探索在线技术交易模式,为企业提供跨领域、跨区域、全过程的技术转移集成服务。着力增强省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国家专利技术(江西)展示交易中心、省技术交易市场等平台的服务功能。
(八)会展服务业
到2020年,全省展览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综合效益好的绿色品牌会展项目,统筹规划建设一批绿色、低碳、环保的专业展馆,着力推进绿色办展、办绿色展,发展绿色会展经济,打造“中国绿色会展江西高地”。
优化区域布局。支持南昌市打造中西部地区重要展会城市,进一步扩大展览业规模,提升质量和效益。支持景德镇、新余、宜春、赣州、九江和鹰潭等地加快完善专业展馆和配套设施建设,建成若干个全省展会中心城市。坚持差异化发展,引导各地依托特色资源培育1-2个品牌专业展会。
拓展展会市场。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展览领域,投资、参股展览场馆或成立组展公司和展览服务公司。加快推动政府及部门通过购买展览服务的方式举办和参加各类展会,促进我省办展和参展工作向市场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行业协会、社会团体根据市场需求举办展会。积极培育中小型展会和专业展会,鼓励各类大型体育场馆举办展会。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促进电子商务与展览业融合发展,规范举办网络虚拟展会。
健全产业链条。以展览企业为龙头,发展以交通、物流、通信、金融、旅游、餐饮、住宿等为支撑,策划、广告、印刷、设计、安装、租赁、现场服务等为配套的产业集群,形成行业配套、产业联动、运行高效的展览业服务体系,增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能力,带动各类展览服务企业发展壮大。
发展品牌展会。集中优质资源创建展会精品,融入新理念、运用新技术、创新运营方式,做强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樟树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南昌国际汽车博览会、中国赣州家具产业博览会、江西国际麻纺博览会和江西省花卉园艺博览交易会等八大品牌展会,进一步扩大展会规模、提高国际影响力、提升展会综合效益。依托优势产业和特色文化,做精南昌LED照明产品博览会暨技术创新论坛、中部旅游产业博览会、赣州稀有金属投资贸易博览会、景德镇国际茶叶博览会、宜春锂电新能源产品博览会、新余南方农业(工程)机械展销会、鹰潭眼镜产业博览会、吉安国际箱包博览会、武功山国际户外运动用品博览会和临川教育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十大专业展会。
(九)人力资源服务业
到2020年,力争全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总数达到1000家左右,年营业总收入达到50亿元左右,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建成完善的人力资源服务业法律法规体系、标准规范体系、诚信服务体系,营造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完善人力资源信息平台。建立人力资源供需信息电子平台,开发对应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建立大学生、专业技能人才、体力劳动人力资源、就业困难援助人群等求职人员电子信息库,进一步细化完善企业用工信息和求职人员信息,建立电子档案,推进人力资源与用人单位有效对接。以学校、社区、乡镇三大网络平台为重点,指定专人整合、梳理、定期更新,为各类型求职者、用人单位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
强化专业人才培训。统筹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等各种培训资源,强化生产性服务业所需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开发培训。
推进人力资源服务改革。打造以中国江西人才市场为龙头的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综合型、专业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改革力度,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统筹城乡、区域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逐步推进人力资源市场管办分离、政企分开、事企分开、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分开。
二、优化提升生活性服务业
坚持以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生活性服务需求为导向,重点发展旅游、文化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商贸流通等产业,加快发展居民和家庭服务、体育服务、法律服务、教育培训服务等产业,增加有效供给,扩大消费需求,促进规范提升,推动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
(一)旅游业
到2020年,力争全省旅游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万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形成若干个在全国具有战略意义和竞争优势的旅游产品、旅游线路、旅游企业和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全国重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扩大旅游服务有效供给,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游、医疗养生游、水上游、乡村观光游,加快打造一批度假城市、度假区、度假酒店群、休闲社区,培育一批中医中药、温泉疗养旅游健康基地,创建一批江西水文化展示平台,建设一批有地域特色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点和示范旅游镇(村)。大力发展自驾车房车游、邮轮游艇游、森林游、商务游、购物游、会展游、研学游、文化游、工业游、体育游、低空飞行游等新兴业态,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
增强旅游核心竞争力。推动传统旅游景区向旅游经济综合体转变,重点培育5个复合旅游著名景区,创建提升15个5A级景区,建设150个4A级旅游景区。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产业集群,加快国家东部生态文明旅游区建设,支持上饶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赣州全国著名红色旅游目的地、横峰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进11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探索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新模式。实施精品旅游圈(线、区)工程,着力打造一批跨区域、多看点的特色旅游精品线路,重点建设环鄱阳湖五彩精华、赣中南红色经典、赣东北文化生态、赣西绿色精粹4条精品旅游线。研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旅游服务产品,推动旅游“私人定制”服务,深化旅游服务体验。推进省旅游集团公司等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化、品牌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支持中小旅游企业提升特色化和专业化水平。
扩大“江西风景独好”品牌影响力。整合各级各类宣传资源,创新宣传方式,加强“江西风景独好”品牌宣传。加大对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全国重点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旅游营销力度。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推出一批“丝绸之路”特色旅游线路。以举办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赣港会、赣台会、瓷博会、药交会、旅博会等为契机,加强江西旅游品牌营销推广。试点发行省内“旅游一卡通”。推动市场宣传营销由线下向线上线下并举转变,推动旅游产品通过网络热销客源市场。
(二)文化服务业
到2020年,全省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5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2%以上,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1000亿元,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加快发展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业。积极发展公共服务云、数字文化、数字电影、网络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手机游戏、手机动漫等新业态。推进江西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打造以南昌高新区为主体、辐射周边、带动全省的数字出版核心区。大力发展影视业,加快建设全省影视基地园区。大力支持文学、影视剧、戏曲、音乐、美术等文艺创作,推出一批赣版书刊、影视等精品力作。推动组建省文化演艺发展集团、省广电传媒集团,深化江西报业集团改革。
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与农业、科技、工业、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工艺美术、信息软件、动漫游戏、广告策划和文化会展等文化创意产业,着力培育南昌综合性创意都市和环鄱阳湖文化创意产业带、沿沪昆高速文化创意产业带、沿京九铁路文化创意产业带。鼓励依法利用闲置工业厂房、仓储用房、传统院落、传统商业街和历史文化保护街区,转型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大力发展文娱演艺产业。支持文艺院团改革发展,完善“团场线”演艺联盟,培育一批文娱演艺业龙头,扶持一批演艺中介机构,形成多样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文娱演艺产业群体。大力发展旅游纪念品、文化办公用品、演艺器材、影视道具等文娱演艺产品。
打造赣鄱文化品牌。充分挖掘江西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古色文化,加大革命遗址、传统村落、文物等保护力度,支持景德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着力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打造成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文化景区,将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及御窑厂遗址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家考古遗址。创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重点打造江西艺术节、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宜春月亮文化节等文化活动品牌。完善文化产业国际交流交易平台,鼓励、支持和引导文化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拓展文化贸易空间,推动北美图书馆中文出版发行中心建设,加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合作。
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品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体验、信息化服务,加快新业态发展。深入实施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支持数字技术、互联网、软件等高新技术成果向文化领域转化应用,提升文化产品多媒体、多终端传播的制作能力。实施网络文艺精品创作和传播计划,鼓励推出优秀网络原创作品,扩大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艺术品、网络演出等在线和移动生产销售。大力发展电子出版物、电子书、手机出版物等数字出版。加快培育移动互联网应用、视听新媒体、3D打印和绿色印刷等新业态。
(三)健康服务业
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全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基地。
培育大健康产业集群。规划建设一批大健康产业发展平台,着力打造一批有特色的大健康产业园。鼓励和支持江中集团、济民可信、仁和制药等省内大型医药企业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打造健康产业综合体。发挥生态资源和中医药产业优势,推进健康产业产品和服务质量体系建设,加快制定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保健用品、健康食品等领域的省内产品标准,鼓励相关企业参与全国行业标准起草和制定。建设省、市、县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移动技术的康复医疗、卫生预防、健康体检、养生保健、家庭医生、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新型业态,完善健康评估、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保险等配套服务。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和水平。整合二级以上医院现有的检查检验、消毒供应中心等资源,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慢性病医疗机构开放。加强医疗质量控制,推进同级医疗机构间以及医疗机构与独立检查检验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取消对社会办医的不合理限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儿科、康复、老年护理等基本医疗服务的薄弱领域和高端医疗服务领域,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工程,培育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中医药保健机构、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1个省级国医院、10个市级国医馆、100个县级国医堂、1000个基层中医药综合服务区。组建江西省中医康复(热敏炙)联盟集团。加强中医“治未病”能力建设,为群众提供养生保健、体质辨识、体育康复、中药望风调护、保健品消费指导等多样化服务。研发中医药膳、药茶、药浴、牙膏等保健食品和日化用品。
培育发展基层健康服务。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诊治能力,积极传播健康理念和健康知识,优化人民群众的健康行为方式,推动治疗为主转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大力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积极开发长期护理商业险等健康保险产品。
(四)养老和托残服务业
到2020年,基本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托残服务体系,养老托残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养老托残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力争全省每千名老人床位数达到40张左右。
健全居家养老托残服务体系。支持建立以企业和机构为主体、社区为纽带的居家养老托残服务网络,为居家老人、残疾人提供上门订餐、助浴、助洁、助医等定制服务。加大社区老年人、残疾人活动场所便利化和无障碍设施建设,逐步实现老年人、残疾人无障碍居住。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全省各设区市至少建立一个居家养老服务信息中心,建成1300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
推动养老托残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多样化养老托残服务产品,逐步实现从基本生活照护向精神慰藉、健康管理、康复护理、法律服务、信息咨询、文化服务、紧急救援、临终关怀等方面服务延伸。积极推进“医养融合”发展,统筹医疗资源与养老托残资源,推动集中布局、集约建设、无缝对接,建立医疗机构和养老托残机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医养机构服务模式。依托江西山水、温泉及生态优势,发展养老托残公寓和老年休闲旅游。支持研发和生产适合老年人、残疾人的助行助听、康复保健、食品药品、服装服饰等用具用品。
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托残服务。积极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购买服务”、“合同外包”等模式,将养老托残服务交由市场和社会组织运营管理。引导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等方式,兴办运营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养老托残服务设施和机构。鼓励个人开办家庭化、小型化养老托残场所,支持专业化社会组织、慈善组织、家政和物业等企业举办规模化养老托残机构,培育一批品牌养老托残连锁集团。
(五)居民和家庭服务业
到2020年,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发展的家庭服务市场和经营机构,力争全省家庭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初步建立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相适应的家庭服务体系。
建立便捷高效的居民家庭服务网络。推进省、市、县三级联通的家政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建设,打造集电商对接、运营监管、信用评价、数据统计、信息发布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家庭服务业公共平台,实现一网多能、跨区域服务。大力推广“线上订购+线下体验”家庭服务模式,提高城乡居民家庭服务便利化水平。大力发展社区家庭服务,多方式多渠道提供婴幼儿看护、护理、美容美皮、洗染、家用电器及日用品修理等生活性服务,推动房产中介、物业管理、搬家保洁、家用车辆保养维修等家庭服务规范有序发展。
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居民家庭服务需求。面向高端客户需求,推进复合型、高附加值的管家服务,提供日常生活助理、营养饮食料理、医疗保健咨询、服装搭配建议、衣服家具保养、出行方案设计等综合性家庭服务。发展残疾人服务业,通过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满足残疾人居家服务和日间照料服务需求。鼓励在农村建立综合性家庭服务网点,提高农村家庭服务便利化水平。
壮大居民家庭服务业市场主体。鼓励社会资本创办、发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服务。加强家庭服务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鼓励家庭服务企业开展技术、管理和服务创新,加强职业教育和员工培训,推动家庭服务企业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重点培育“红杜鹃家政”等50家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示范性强的家庭服务业龙头企业,力争5家进入全国家庭服务百强企业行列。
(六)商贸流通业
到2020年,基本建立结构合理、布局科学、设施完善、高效便民的商贸服务体系,力争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5%左右。
加强城市市场建设。推进城市商业设施建设与改造升级,促进特色商业适度集聚,培育和打造一批城市商圈、商贸综合体、特色商业衔。积极发展社区连锁便利店、蔬菜直销店、家政服务、快递服务等便民商业网点,完善社区商贸服务体系。
推进农村市场建设。鼓励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建设一批乡镇商贸中心,改造提升乡镇农贸市场和农家店,在农资和日用工业品等方面开展联合采购、统一配送。
加强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建设。推动传统产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形成一批面向全省乃至全国的具有信息发布、物流集散等综合功能的新型市场集群。引导大型批发市场、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向商贸物流园区聚集,支持大型批发市场配套建设公共物流园区,扶持江西特色优质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
促进住宿餐饮服务优化升级。大力推进食宿餐饮业连锁化、品牌化、标准化发展,提高住宿餐饮服务的文化品位和绿色安全保障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酒店和赣菜品牌,努力形成以大众化市场为主体、适应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的住宿餐饮发展新格局。
高度重视商业模式培育建设。大力支持多领域经营的连锁企业发展,发展多种新兴业态,丰富市场企业类型,合理规划运营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充分发挥实体商业的可见性、体验性、休闲性、娱乐性优势。
(七)体育服务业
到2020年,基本建立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的体育服务供给模式,力争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促进体育市场繁荣发展。加快发展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等体育服务业,推动体育旅游、体育会展、体育培训、体育康复、体育中介等相关业态融合发展。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充满活力的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形成以昌九为核心的省级体育用品企业集聚区。完善赛事市场开发和运作模式,实施品牌战略,重点发展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赛、江西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玉山中式台球世界锦标赛、全国农耕大赛等品牌赛事。以省直国有体育资产等为基础,组建省体育产业集团。加强体育行业自律。
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城乡居民基本体育服务设施建设,70%以上的市、县(区)建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城市街道、乡镇健身设施覆盖率超过80%,城市社区普遍建立15分钟健身圈、行政村(社区)健身实施全覆盖。合理利用景区、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广场及城市空置场所建设休闲健身设施。推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低收费或免费向社会开放。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俱乐部以及运动健身培训、健身指导咨询等服务。
促进体育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充分利用自然、人文资源,规划建设特色体育休闲运动线路及产品,促进发展健身跑步、自行车、水上运动、登山攀岩等大众运动,推进航空运动、汽车运动、极限运动、游艇冲浪、露营等时尚运动项目,以及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
(八)法律及教育培训服务业
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发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服务,推动职业培训集约发展、内涵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
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大力发展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业,推进法律服务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积极拓展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物业、环境保护等民生领域的法律服务,推进信访诉求、矛盾纠纷调解、法律援助等公益性法律服务。健全法律服务网络,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的法律服务平台,打造“城市半小时、农村一小时”法律服务圈。鼓励和支持法律服务机构向基层延伸,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服务,加大对老年人、妇女和儿童等群体的法律援助和服务支持力度。
提升法律服务质量。加快发展公职律师、公司律师队伍,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加强法律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鼓励各类法律服务机构提升服务能力。规范法律服务秩序,完善职业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失信惩戒机制,促进法律服务机构和人员依法诚信执业。
大力发展教育培训服务。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培训,为社区居民提供人文艺术、科学技术、幼儿教育、养老保健、生活休闲、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服务。瞄准未来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教育服务市场,着力发展青少年教育培训、个人兴趣爱好培训、老龄教育培训等服务产业。延长教育培训服务产业链条,积极发展教育咨询、教育研究、教育出版、教育金融、教育旅游等新兴业态。支持与引导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力推广实施线上到线下的O2O教育模式。打造一批家庭、养老、健康、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生活性服务示范教育培训基地,带动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培育一批教育培训服务知名品牌。规范教育培训服务发展秩序。
三、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
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平台经济、大数据、商务咨询等一批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兴服务业,抢占未来服务业发展先机。
(一)平台经济
结合我省产业发展特色和平台经济发展基础,突出重点领域,打造若干个具有国内或区域影响力的平台型交易中心,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平台经济品牌企业,形成分工明确、协同发展的平台经济产业链。到2020年,力争全省平台经济整体规模和竞争能力居中部地区前列,为全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推动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建设。依托我省产业集群和特色园区,着力在LED、航空、大健康、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铜、钨、稀土、农产品、陶瓷等优势传统产业领域,打造一批集网上信息发布、交易支付、商品体验展示、售后服务、价格发现、品牌推广及行情监测等功能为一体的跨区域商品现货交易平台。推动现有大型专业市场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进一步做大做强,成为行业领先的信息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定价结算中心。聚焦进出口量大的能源产品、基本工业原料和大宗农产品等领域,探索打造以互联网为支撑,以物流配送、金融配套为依托的第三方商品贸易金融平台。
打造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支持金融企业与云计算技术提供商合作开展金融公共云服务,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的金融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基于互联网拓宽服务覆盖面,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在更广泛地区提供便利的存贷款、支付结算、金融租赁、信用中介平台等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加快互联网金融数据中心、大数据处理分析中心、云计算中心、灾难备份中心、在线及落地客户服务中心、产品研发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产业集群效应。鼓励互联网金融企业与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软件信息、研发设计、文化科技、跨境贸易等领域融合发展,促进相关行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消费服务平台。聚焦信息、旅游、文化、健康、养老、体育、社区、住房等关系民生的重点消费领域,推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建设多样化的市场细分专业服务平台。推进电子商务在旅游、文化、教育、医疗、体育、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鼓励政府采购、招投标、药品采购等公共领域开展电子商务应用。鼓励数字产品开展网络交易,推动平面出版物和视频节目数字化,支持舞台剧目、音乐、美术等文化产品进行数字化转化、开发。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社区、进农村,整合服务资源,打造集创意设计、品牌发布、展览展示、采购交易、支付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活服务平台。支持社交平台发展,发挥体验式消费与口碑营销的作用,构建中小企业网上营销平台。积极发展更加个性化、实时化、社交化、精准化的移动终端服务平台,支持平台运营商与电信运营商、增值业务提供商和金融服务机构深入对接,拓宽移动服务覆盖面。
建设一批高端创新服务平台。围绕我省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新增建设50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载体,包括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
(二)大数据
到2020年,大数据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业务形态较为齐备,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应用水平大幅提高,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统筹规划大数据产业布局。着力打造南昌、上饶全省大数据产业“双中心”,支持南昌高新区、南昌临空经济区、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和赣州市章贡区等建设大型数据中心,打造全国性或区域性信息交换枢纽和信息存储中心。以大数据在重点领域的应用带动相关技术和产品研发,鼓励企业建设大数据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和控管中心。
完善大数据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进光纤网络和移动4G网络覆盖,到2020年底,光纤网络覆盖所有城市家庭。加快通信骨干网络扩容,逐年扩大互联网出省带宽。支持南昌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和“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优先提升昌九区域网络通信保障能力,逐步实现户户通宽带。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交通物流、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环境监控、旅游服务、金融服务、城市管理、现代农业、健康养老等领域,建设一批“云上江西”工程。
建立大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