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江西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发展规划 > > 内容

赣西经济转型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09-30 08:52:39

第一章 转型基础与目标
 

  宜春、新余、萍乡三市位于江西省西部,历史同源,文化同根,山水相连,唇齿相依,是江西“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区域发展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市共辖17个县(市、区),土地面积25659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18.74%;2015年末常住总人口857.97万人,占江西省总人口18.79%。赣西三市作为江西“西翼”,与赣东北互为犄角,嵌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列入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毗邻长株潭城市群和昌九城市圈,衔接“中三角”城市群,策应长江经济带,对接长珠闽腹地发展。推进赣西经济转型升级、新宜萍协同发展,对促进全省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打造江西经济新的增长板块,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经济综合实力较强。2015年赣西三市GDP达到3480.21亿元,占全省的20.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54.82亿元,占全省的20.0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893.82亿元,占全省的22.3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31.57亿元,占全省的19.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619.67亿元,占全省的22.28%。均高于全省人口占比和土地占比。

  交通比较优势凸显。赣西地区具有承东启西、南来北往的交通区位优势。浙赣铁路、衡茶吉铁路、沪昆高铁、沪昆高速、昌铜高速、昌栗高速横卧东西,大广高速纵贯南北,锦江、袁河直通赣江,明月山机场沟通海内外,交通网络立体化,三市主城区基本形成1小时经济圈。

  产城融合水平较高。赣西三市是江西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粮食主产区,县域经济发展较快,产城融合水平较高。新余市是江西省的工业重镇,形成了以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为支柱的工业体系。萍乡市自然资源丰富,形成了煤炭、冶金、陶瓷、水泥等优势产业。宜春市钽铌、煤炭储量丰富,建材、机电、食品、电力能源、医药、化工和纺织服装七大支柱产业发展良好。三市能源资源丰富,产业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

  重大平台支撑有力。新余市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和国家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改革示范市;宜春市为全国首个锂电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中国宜居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绿化模范城市、休闲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萍乡市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全国首批资源枯竭转型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园林城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和科技进步先进市。赣西区域循环经济试点的协同效应、湘赣开放合作试验区的全面启动,为推进赣西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平台。

  但赣西作为资源枯竭工业与传统农业模式交织并存的地区,钢铁、煤炭、盐化、花炮等传统产业比重较大,而光电信息、锂电新能源、粉末冶金、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发展起步,面临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动力转换的巨大压力,有必要利用多重国家区域战略叠加,加强区域合作,强化对内对外开放,融合优势资源,探索转型发展新路。
 

       第二节 指导思想

  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循“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江西区域发展战略,以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转变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创新为主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着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推进经济、社会、生态三大转型,推进赣西经济双向开放,提升区域整体优势,努力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合理、生态保障有力的江西经济转型发展样板区。
 

       第三节 基本原则

  改革驱动,创新发展。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力度,在创新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以创新改革促转型发展、经济增长和质量优化,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从需求侧拉动转向供给侧推动,实现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双提升。

  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发挥三市比较优势,整合生产资源和市场要素,优化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促进专业化、差异化、集聚化,促进设施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进,推动新宜萍在协同中转型,在转型中协同,形成各具特色、错位互补、协同发展的转型发展格局。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绿色崛起”理念全面融入经济转型发展,着力推进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五化同步”发展的可持续道路。根据资源生态承载力布局生产力,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耦合发展。

  扩大合作,开放发展。将双向开放作为赣西经济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借助“一带一路”,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和中三角城市群,深入对接长株潭城市群和昌九城市圈,加快承接珠三角和长三角产业转移,深化区域合作机制,实现赣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以人为本,共享发展。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赣西经济转型的落脚点,加快构建城乡交通综合体系,完善城乡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推进镇区环境整治,实施精确扶贫,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实现产业与要素、农村与城市、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推进赣西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根据上述基本原则,赣西经济转型的要点是:

  ——总体目标转型:即从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以人为本、全面小康,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

  ——发展方式转型:即从资源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科技创新、制度创新驱动,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从需求侧拉动转向供给侧推动,从资源消耗型线性经济转向物质闭环型循环经济。

  ——产业结构转型:即从传统工业化转向“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从传统产业升级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从消费中低端化转向中高端化。

  ——区域布局转型:即从城乡分割转向城乡一体、产城融合,从重复建设散点分布转向特色发展网络集群。

  ——体制机制转型:即从封闭保守转向改革开放,从同质化竞争转向多元化协作,从政府统制转向市场决定、政府调控。
 

       第四节 战略定位

  ——产业转型发展样板区。坚持“产业集聚化、技术集约化”的原则,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以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为重点,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型制造业融合发展,农业和工业、服务业协同发展,打造全省产业转型发展的样板区。

  ——新型城镇化建设先行区。坚持“核心带动、沿轴发展”方针,着力打造“三带”、“两区”的区域格局,推动新宜萍新型城镇示范带建设,注重城镇发展速度和质量双提升,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和要素优势集聚流动,促进中心城区和附属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带。

  ——生态文明建设精品区。有度有序利用自然,调整优化空间结构,划定生态空间保护红线,依托山水地貌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深化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改革,打造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锂电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推进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城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等建设,努力实现绿色崛起,生态发展。

  ——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依托中心城市和边界县区,畅通内外联系,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互动,构建湘赣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赣西跨行政区转型合作试验区,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内陆开放合作的试验高地。
 

       第五节 发展目标

  到2020年,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影响、有优势,农业规模化和技术化不断加强,新兴服务业比重不断加大。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展顺利,以新宜萍城镇密集带为核心,“三带”、“两区”协调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实现转型,循环经济成为常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破,成为生态文明先行先试区的排头兵。赣西成为对外开放高地,产业实现对接、资源实现共享,湘赣开放合作试验区成为省际经济社会合作的样板,赣西与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第二章 产业转型发展
 

       第一节 促进农业“接二连三”

  立足现有农业基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品结构,培育壮大优势特色农业,着力推进休闲农业,加快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立足种植业和果林渔禽产业,以农林结合、农渔结合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集群集聚,打造种业大市、绿色生猪大市、高产油茶大市、花卉苗木大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优势产业提升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推动工业企业与农业经营主体有效对接,培育龙头农产品加工企业。推进农业与旅游、物流、金融等产业深度融合,依托自然、人文、农业资源优势,发挥一二三产业整合效应,积极发展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建设一批特色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推进互联网+农业,打造赣西大型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推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
 

       第二节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运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钢铁、煤炭、建材、盐化、纺织、花炮等传统产业,大力推动互联网+协同制造,全面提升工业企业的智能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水平,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通过外引内联、兼并重组,调整产品结构,畅通产业链条。大力推进传统工业绿色生产和清洁高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再循环水平,积极发展深精加工业,向上下游两端延伸产业链,提升整体产业链素质。加快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更新换代,淘汰落后产能,强制关闭不符合生产条件的企业,降成本优环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抓住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有利时机,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新余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宜春锂新能源基地、萍乡电动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光电信息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积极开展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加强镍基材料、锂基材料、硬质合金等各类复合材料的研发,重点打造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大力发展节能、节地、环保、智能的建筑材料,重点开发建筑防水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环保涂料、特种玻璃。积极发展生物制药、医药化工、医疗器械、药业包装和医药商业等产业,开发中医药、生化制药、化学合成药物等,加快新型医药研发创新平台和生产基地建设。振兴机械制造业,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业,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技术及开发应用。支持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再制造,完善可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鼓励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污染治理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探索建立科技信息资源联网、科研设备开放共享机制,支持赣西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设立产学研孵化基地。鼓励赣西申报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创新中心、技术工程中心,继续加大新余国家锂电高新技术产业、螺杆膨胀动力机械,宜春锂基新材料、生物工程,萍乡特种陶瓷、特色循环经济等创新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新余光伏应用、光电信息产业,宜春生物医药、锂电动力能源,萍乡粉末冶金、高端电瓷等独具本土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第三节 打造服务业高地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生活性服务业+互联网”和“生产性服务业+先进制造”转型升级工程,重点抓好旅游、文化、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和物流、电商、金融、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全省服务业高地。组合赣西旅游大联盟,推动宜春明月山和三爪仑、新余仙女湖、萍乡武功山深化合作、差异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享、信息共享,把赣西打造成全省、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挖掘古色文化、红色文化和绿色文化,实施赣西文化品牌创造战略,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创新力。建立健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高赣西地区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构建赣西物流服务大通道。积极发展行业电商、跨境电商、农村电商,加快电商基地和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建设,支持电子商务特色企业发展。推动金融业支持赣西转型发展,支持金融创新,对接注册制改革,扶持重点企业上市融资。支持新余积极探索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建设,促进赣西碳服务关联产业发展。
 

第三章 区域协调发展
 

  按照“三带”、“两区”的空间格局,调整和优化赣西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产城融合,致力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宜业宜居的现代化城镇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承东启西打造“三带”“两区”

  打造沪昆高速城镇密集带。以新余、宜春和萍乡中心城区为复合中心,引导城区与毗邻县(市)和周边乡镇融合发展,促进相向发展、同城发展和一体发展,成为区域内新型城镇化的先导区域和周边地区发展的要素配置中心、产业扩散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信息流转中心。以重点开发的城镇为主要支撑,以加快产业集群和人口集聚为重点,沿沪昆线逐步形成区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重点镇三层次城镇化体系,构建新型城镇示范带。

  打造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按照“四组团十节点”的城镇格局和“一廊两线”的生态景观布局,形成以高效生态农业为基础,环境友好型工业为重点,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产业聚集带和生态景观廊道,成为湘鄂赣都市圈天然后花园。

  打造昌栗高速产城融合带。以工业园区为依托,按照“资源集聚、项目集中、产业集群”,确定功能定位,明确主导产业,形成相互竞合互补的产业布局和产城融合格局。

  打造“丰樟高”县域发展示范区。依托丰城、樟树和高安各自产业优势和区位条件,对接赣江新区,融入昌九都市圈,实现三市基础设施对接、功能互补、产业互动、资源共享,并分别迈进中等城市,成为区域发展的副中心和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示范区。

  打造湘赣开放合作试验区。立足湘赣两省,依托长江中游城市群,连接长江经济带,把湘赣交界地区建设成为国家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区,内陆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基地。规划期建设浏阳-上栗共建区、醴陵-湘东共建区、浏阳-铜鼓共建区。
 

       第二节 相向布局做大中心城区

  引导中心城区相向布局,深化向东、向西开放,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推动新宜萍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

  实现分工协作和错位发展。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功能配套、分工协作的原则,做大中心城区规模,壮大区域性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增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功能。适时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推动万载、上栗“撤县设区”。

  增强综合承载能力。通过改造老城区、建设生态新区和提升工业园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活休闲空间布局,提高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
 

       第三节 城乡联动推进镇村建设

  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创新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充分发挥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支持县城发展,打造一批特色城镇,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健康发展。

  加快县城建设步伐。以促进产城融合为导向,以“一县一基地”为目标,重点建设分宜镍基材料和苎麻纺织、渝水高端农机装备制造、樟树医药和金属家具、丰城和高安建筑陶瓷、上高食品、靖安生态旅游和有机农业、奉新纺织、宜丰和铜鼓竹木加工、万载花炮和有机食品加工、上栗粉末冶金和烟花鞭炮、湘东工业陶瓷、芦溪电瓷、莲花特种合金等产城融合示范县,使之成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重要基地。

  促进镇村联动发展。以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和省级示范镇为重点,选择中心城市周边的卫星镇、县域副中心镇、旅游小城镇和其他交通区位良好、资源优势突出、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产业基础的重点镇(含示范镇),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给予重点扶持,建成一批人口较多、产业发展、功能完善、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重点示范城镇,成为集聚产业和人口、服务“三农”、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载体。
 

第四章 生态环境绿色发展
 

       第一节加强生态建设

  科学谋划生态空间布局。构筑以武功山、九岭山为南北生态屏障,以袁河流域为生态廊道的赣西生态空间。三市共同编制袁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开展河长制合作。加大对武功山、仙女湖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的保护和投入力度。

  加强水源地生态保护。建设境内赣江、袁河、锦河、修河、潦河、定江等重点河流及大中型水库水量水质监测系统。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湿地保护;开展城乡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和供水水库的水源地保护,实施县市区重点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强四方井、山口岩、上游、飞剑潭等大中型供水水库的水源保护与涵养。

  加强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以官山、九岭山等重点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加大白颈长尾雉、娃娃鱼、红豆杉等稀有动植物保护力度。加强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强化水土流失、破损山体、荒山等生态脆弱区和退化区的修复和管理。
 

       第二节 强化环境治理

  加强矿山整治。编制实施赣西废弃矿山植被修复与矿山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抓好矿山综合整治示范点建设,推进丰城、安源、湘东、上栗、莲花等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抓好“414”钽铌矿等矿山综合整治示范点建设。

  加强污染治理。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实施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脱硫脱硝重点工程,建立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推进重点工业企业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区域热电联产、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电机系统节能工程,强化重点领域节能管理,抓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耗工作。
 

       第三节 推进循环发展

  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重点打造“煤矸石-发电-下游产业”、“再生钢铁资源-铸造-下游产业”、“锂矿原料—碳酸锂—锂电池材料—锂电池—锂电汽车”等产业链条。推进新余、萍乡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加强新余铁再生资源产业基地产业补链,加快萍乡资源枯竭型城市基础设施,打造湘东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宜春创建全国低碳试点城市,新余、萍乡创建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

  高效利用土地。推进“建城市新区、村庄复垦、土地整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宅基地退出流转、承包经营权流转”等融为一体的节地工程试点,因地制宜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开展工矿区土地复垦利用,稳妥推进旧城镇、旧工厂和“城中村”改造,鼓励企业投资建造多层标准厂房,提升城镇用地人口、产业承载能力。

  建设节水型社会。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加快灌区节水改造,扩大管道输水和喷微灌面积。推广节水型住宅,优化城市供水系统和配水管网,建设再生水利用体系。
 

第五章 基础设施升级发展
 

  统筹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增强能源保障能力,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合力构建分工合理、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节 完善综合交通网络

  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主,以航空和水运为辅,加快建设赣西综合交通网络体系,提升“新宜萍”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

  民航水运。推进赣西通用机场建设,增开连接国内主要城市航线航班,构筑高效快速的赣西航空经济圈。依据长江水系运输网建设规划,建设赣江高等级航道,使之成为联结长江的黄金航道。加快重点港口(码头)建设,推进赣西码头联合经营,深化与南昌港、九江港等长江主要港口之间的合作。

  铁路运输。加快沪昆高铁沿线的配套建设,规划好与高铁配套的城市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成昌吉赣客专线,规划建设赣西城际铁路,加强新宜萍城镇内部及与周边城镇群的联系。进一步完善铁路口岸作业区,扩建标准集装箱堆场以提高堆放能力。

  公路运输。提高高速公路通达程度,加强省际、县际、乡际公路改造和乡村道路连通工程建设,解决县乡公路断头路及与周边省、市路网的连接。规划建设赣西各主要景区间旅游公路。
 

       第二节 增强能源保障能力

  以节能减排为核心,转变能源消费方式,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构建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体系。

  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依托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加快新余煤炭储备基地项目建设,提高煤炭供应保障水平。制定和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规划,提高煤炭集中高效发电比例,减少煤炭分散直接燃烧,鼓励农村地区使用洁净煤和型煤。

  促进电力能源结构多元化。推进煤电基地和通道建设,提高煤电机组准入标准,积极发展环保高效燃煤机组,新建燃煤发电机组供电煤耗低于每千瓦时300克标准煤,污染物排放接近燃气机组排放水平。积极推进光伏发电、垃圾焚烧发电、沼气发电等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和锂电新能源产业。继续加快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推进电网智能化和输配协调发展。

  统筹区域油气储备和供应体系建设。重点推进成品油库、天然气储气设施、压缩天然气(CNG)加气母站等项目建设,力争2020年前,所有县(市、区)用上长输管道天然气。加大天然气推广利用力度,逐步覆盖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和重点企业。
 

       第三节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以保障城乡供水安全、粮食主产区和重点区域生态用水安全为主要任务,加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和科学调度,构建以河道整治、水源工程、再生水利用、灌溉工程、引调水工程为重点的水资源保障体系。

  统筹实施水源地保护。加快推进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和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加强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积极推进萍乡国家级重要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争取仙女湖、飞剑潭、山口岩、洪屏电站水库等纳入国家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范围。实行严格的地下水保护政策,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自来水工程建设。

  共筑防洪减灾体系。继续实施城市防洪工程,推进萍乡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支持新余、宜春申报和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推进标准堤防建设,全面推进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和万亩以上圩堤加固整治。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建立洪水风险管理体系,健全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与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设。
 

       第四节 提高信息化水平

  抓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变革机遇,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网络,促进赣西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全面对接与合作,探索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合作新模式。

  共建信息网络设施。着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信息网络应用的一体化发展,支持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融合发展,加快统一的信息传输、应用和管理平台建设,推动新余、宜春、萍乡合作建成全国智慧应用先行示范区。加强城乡宽带网络建设,提升骨干网络容量,加快光纤到楼入户,扩大接入网络覆盖范围。推进“三网融合”,建成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加强赣西三市信息同城化服务,推进通信资费一体化。

  共享信息资源与服务。推进新余市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智慧城市”和萍乡、樟树“智慧城市”试点建设,以“互联网+”为驱动,统筹协调“新宜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赣西城市群信息港,推动信息资源共享。整合城市规划建设和城市管理运行关键领域的信息数据,推进智慧城乡规划、智慧建造、智慧住房、智慧城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信息化一体化。

  共保网络信息安全。建立城市群信息安全应急体系衔接机制,共同推进信息安全保障设施建设,加强信息监控、密码保护、容灾备份等基础设施建设,协调促进网络信息应急安全事件处置规范化。推进信息安全测评体系建设与融合,建立和完善风险评估和监测、检查、管理体系,着力提升区域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第六章 双向开放发展
 

       第一节 推进赣西一体化发展

  按照“三带”、“两区”空间开发格局,以赣西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形成县区之间、园区之间、景区之间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打造赣西合作升级版。

  加速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推进重大基础设施衔接,推进交通互联互通,构建赣西现代综合交通枢纽,重点完善跨设区市客运和交通网络体系,健全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协调机制,加快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赣西互联网络交换能力,实现信息互通、数据互联,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为经济转型提供基础支撑。

  加快推动公共服务同城化。强化赣西区域“同城效应”,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文化流畅通,资源异地共享,优势近邻互补。大力推进赣西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联合发展;努力推动赣西率先实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区域统筹和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着力推动赣西公共应急合作机制建设,促进公共安全防控无缝对接;探索建立科技教育信息资源联网和科研设备开放共享机制,支持联合设立产学研孵化基地,共同打造江西省职业教育园区。

  加大推动生态环境共同治理。按照两屏障一廊道的赣西生态空间布局,共同构筑生态屏障。加强对袁河、锦江、栗水等赣西源头水质的共同保护,建立健全执法联动和突发环境事件跨区域合作应急机制,协同开展资源的生态开发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保护与利用效率。加强赣西地区生态共建共保、环境共治共管,建设两型社会,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先试示范区。

  加强推动产业联盟协作协同。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示范作用,形成产业联盟,共同打造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质量好的钢铁、食品、纺织、陶瓷基地;深化信息共享、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产业链上下游、产品销售渠道的紧密合作,协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合规划和共同推介有关重点项目,合力发展以现代物流、文化游泳、养老健康为主的现代服务业。
 

       第二节 深化对外开放合作

  加强湘赣开放合作试验区建设。在湘东、赣西接壤地带(浏阳—铜鼓、上栗,醴陵—湘东,攸县—莲花)共建湘赣开放合作试验区,推进两省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陶瓷、烟花鞭炮、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合作,打造成为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区,内陆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全国重要装备、创意、旅游休闲基地,区域发展重要增长极。

  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经济带对接。以对接为动力,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协作、要素市场、城乡发展、生态建设五个一体化,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劳动保障、旅游、体育、信息等联合体建设,形成共生多赢的区域协作发展格局。坚持产业招商、专业招商、诚信招商,引进一批符合赣西产业特色的优势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提高产业配套能力,降低商务成本,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新优势。强化政策、产业、人才、信息等领域合作,探索建立产业共建、利益共享、园区共管的“飞地经济”发展模式。

  加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发挥赣西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优势,建设一批开放合作平台,打造联结长江经济带对接“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和枢纽。根据国际化发展的需要,积极主动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友好城市关系,加强双边与多边协作,增进互信和双赢。重点培育、扶持光伏产品、绿色食品、先进装备、陶瓷建材、特色文化等优势产业和企业“走出去”,围绕铁路公路、城市交通、水利水电等热点领域,承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项目,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有所作为。同时通过与其他国家进行联盟合作等方式,引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赣西。
 

第七章 机制创新发展
 

       第一节 创新经济发展机制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实施“三单一网”,完善政务便民服务网,实行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制度,推行行政审批和社会服务事项网上办理。试点扩大赣西县级政府管理权限,试行富县强镇和简政强镇事权改革。推动政府购买服务,鼓励、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开展降成本、优环境行动,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着力引进培育一批重点行业的骨干民营企业和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与大企业、企业集团配套的中小微企业,鼓励地方设立小微企业发展引导基金,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园。

  努力营造创业环境。落实和完善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落实普惠性财税支持政策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探索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探索建立政策性科技担保公司、科技保险公司,完善知识产权资助奖励政策,强化对创新产品的首购、订购政策支持。激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创业、离岗创业,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完善青年创业服务体系。

  推动金融机制创新。支持赣西设立区域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和低碳经济产业投资基金等私募股权基金。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对赣西经济转型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项目提供信贷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开展资产证券化、上市等方式融资,鼓励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融资。探索建立服务赣西地区中小企业的股份转让系统,完善多层次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赣西地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第二节 创新社会发展机制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和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推动公共交通、供气供水、垃圾和污水处理、宽带网等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均等公共服务。大力发展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网络信息、就业培训、养老服务、扶贫救济等社会事业,健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落实普惠和共享机制,保障基本民生,增进人民福祉。
 

       第三节 创新区域治理机制

  推动区域协同开发。统筹领导、共同运作,共建高层协调机制,指导和协调区域重大合作事项,解决区域转型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市长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决定重大合作事项。设立三市开发投资公司,作为企业法人实体,具体负责赣西转型发展开发建设相关事宜。

  完善人才交流机制。探索公务员互派交流制度,以三市工作实际和干部培养目标为基础,以挂职锻炼、交流学习、重大项目开发合作为主要形式,制定公务员跨市交流合作计划,为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支持组建区域性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团体,引导社会组织在区域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民间交往。

  鼓励先行先试。积极推动新余、宜春、萍乡申报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和再生资源回收试点。争取新余高新技术开发区和萍乡、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纳入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试点范围,支持符合条件的城市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试点。支持构建以新余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域的跨行政区转型合作试验区,打造全省跨区域转型合作样板示范区;支持宜万同城发展,形成宜春-万载组合型中心城市,打造宜万工业走廊;支持丰樟高三地融入昌九都市圈,对接赣江新区;支持萍乡加快布局建设湘赣开放合作试验区湘东园区和上栗园区,推进湘赣边际城市区域合作。
 

第八章 组织实施
 

  加快推进赣西转型发展,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赣西三市和省直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赣西转型发展重大意义的认识,把推进赣西经济转型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执行,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群策群力、聚心聚力,加强规划组织实施工作,创新体制机制,拓展合作领域,加快推进转型发展进程。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省发改委牵头、有关省直部门和设区市政府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指导和协调相关工作,推进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建设和政策落实。赣西三市政府要充分发挥主体积极性,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和合作协调机制,编制完善配套规划和工作方案,逐级落实规划目标和任务。

  落实责任分工。赣西三市各有关部门、有关县区要明确责任部门,完善工作机制,抓好各项任务的协调落实。各责任单位要按照“谁牵头、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负责地组织好规划的实施。按照规划的要求,结合赣西地区的实际,对涉及的规划目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明确人员,明确任务,明确时限要求。

  强化评估督查。对联席会议确定的合作项目、合作任务进行推进、跟踪、协调。强化各项政策统筹推进工作,建立定期督导制度,并进行重点督导。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规划实施的监督,定期向社会公布规划实施工作进展情况。

上一篇:江西省“十三五”省际区域合作规划
下一篇:江西向莆铁路经济带“十三五”发展规划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