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信息检索:
江西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经济发展 > > 内容

特色小镇蕴藏巨大隐忧,如何全盘规划

网址:www.chinagdp.org 来源:资金申请报告范文发布时间:2018-02-12 10:16:38

    现实中,绝大多数的小镇远远达不到驰名天下的境界。第一,要清楚、要判断的是,产业本身的价值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第二,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基建业务,更要把注意力放在运营(含公益项目和商业项目)的质量上来。第三,要研究小镇与中心城市的关系。第四,要重视现行法律法规尤其是城乡规划和国土资源对特色小镇建设的约束性。


    2017年,是中国特色小镇井喷式发展的一年。在PP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东风的鼓舞下,用一个字概括:火。关于特色小镇的发展之路,各方专家纷纷著书立说设坛开讲,总体来看,有以下几大观点:


    一是以旅游特色建镇并发展。这种路线,当然已经被证明是可行的,但并不确保成功。典型的成功案例有周庄、乌镇、西塘、郝堂等。


    二是作为旅游副产品、伴生品出现并有可能发展出独特个性的特色小镇。典型案例有陕西咸阳礼泉县的袁家村(近昭陵)。


    三是被很多人推崇的产业+旅游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显然是不错的,也是借鉴了河北固安新型城镇化(产城融合)的成功经验,具有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四是纯产业特色小镇模式。依托某种地方原有的特色产业,将其放大、做大,培育成产业小巨人,如天津的杨柳青,江西的景德镇。显然,景德镇现已发展成为以陶瓷为主产业的大城市。


    特色小镇的火,其实蕴藏了巨大的隐忧。上述这些主流或非主流的观点,都有成功的案例做理论支撑,但是,要想知道观点背后的不成功的案例有多少,则是没有人来统计,这就有必要令我们开展理性和审慎的思辨。


    模式重要还是内容重要


    所谓模式,并不见得有那么重要,内容为王,方显英雄本色。一个特色小镇的成功,显然是因为内容本身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和市场感召力,而非某种模式。在现阶段,折衷考虑地方财力所限和发展诉求的可行路径之一,就是采用PPP模式。当然,这种模式本身需要定位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强调较强的公益性特征,通常是在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领域,若是用好该模式,相当于以公共财力或公共资源普惠于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这正是PPP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建设重要还是运营重要


    最近这三年(2015-2017)是PPP快速发展、狂飙突进的三年。绝大多数的项目存在有重建设、轻运营的趋向。而特色小镇项目的特殊性,有必要把运营放在超前和最重要的地位,如果运营的问题没有想好,那么建设的问题宁可先放一放,等想好了、想透了再做。


    “黄金半径”的价值


    发展特色小镇,无论以何为主题特色,在当代中国,都面临“黄金半径”的考验。所谓“黄金半径”,并无绝对的定义,但一般认为,车程在1~1.5小时以内的,与双休日制度的结合,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市场。这就是为什么江浙沪长三角区域会涌现出如此众多特色小镇的原因。


    未来中国的一个发展趋势是:地铁和高铁,将左右生产力布局。在大城市,住宅小区、商业、学校、医院等,统统要考虑距离地铁出口的距离。在城市周边或城市之间,譬如特色小镇,看准高铁站点,则是项目选址成败的关键。假如把整个国家看作是一个城市,那么,高铁就相当于这个城市的地铁,在地铁站口附近,当然意味着时间的节省。


    文化底蕴将价值连城


    中国是一个既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度,同时也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的大国,在宗教信仰上更是具有非一教主义特色,这就决定具有某种文化底蕴特色的资源,将越来越稀有。凡是从事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的工作团队,都应意识到这个价值,从而把文化价值的发掘、表现、表达、有形化、产业化商业运营作为最主要的脉络来看待。


    文化主题的特色小镇的建设,首先要求创意者、规划者要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学养,最好同时要具备商业运营的头脑,这二者的汇集,必将产生一个又一个新奇而又熟悉好项目,开拓出一片又一片全新的蓝海。


    独有的自然资源的稀缺性


    每一个地方,都或多或少地具备某种独有的自然资源。有的已经被人发现并加以利用,如北戴河、承德、天目山,是典型的避暑资源,有的还“养在深山人未识”,这正是做该类型特色小镇者的福音。


    文化内涵的单一、博大与深刻之辩


    一般而言,一个很突兀地出现的文化特色小镇,除非其文化同道的人口基础足够地大,否则难以支撑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有各种为博眼球而筹谋的特色小镇,其所宣扬的主题足够另类,如灯笼、旗袍、算命等,不是不可以筹谋,但是要把这种另类特色的单一性与发展规模、发展方式等作一个综合性的考量。当然,如果某种文化足够有影响,足够博大与深刻,其信众的人口基数也足够大,那么就很有必要在主题开发、配套建设、交通衔接等方面狠下苦功,做出像样的产品综合体出来。


    文化与商业的结合,于此背景下,是一个颇大的命题。长久以来,很多人已经俨然习惯于“建设单位法人负责制”的套路,喜欢在单一项目上思考问题,这当然有计划经济的惯性在。能不能够走出思维的局限、认知的束缚?一定能!


    产业的硬气程度是小镇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前面我们对小镇的地理、地域、建设模式、文化属性、自然资源等作过系列的分析,已经能够看得出:究竟有哪些因素在决定小镇是否能够获得成功。这个问题,适当地归拢一下——我们需要审视特色小镇在产业上的硬气程度,即某个特色所基于的产业底色如何,是一个内在的决定性因素,谁能够在这个问题上给出响亮的回答和绝对有实力的背书,谁将胜出。


    大家知道,好莱坞的制片人一般是不把来自美东的投资人看在眼里的。自成体系的好莱坞有足够的本事,靠内容、创意制胜,他们宛若印钞厂,不差钱,需要就自己印,全球为之付费。这是好莱坞的产业底色,够硬气。在国内,一个具有标本意义的小镇就是贵州茅台镇。当然,茅台镇是不可复制的。


    有的小镇,比如乌镇,虽以文化旅游兴盛,却不停留于吃老本,创新,迎着互联网的大潮,一次又一次把乌镇推向时代的最前沿,这种精神是弥足珍贵的,也是确保一块金字招牌永不褪色的法宝。到乌镇去,去体味其内在的精神,感触几百年乌镇人的精神追求,文脉传承,你会发现,特色的背后,有跨越时空的文化力量和精神仰仗。


    由此看来,做小镇更深一层的本质,不是所谓的景观,不是所谓的基础设施,而是在于人。产业的硬气与否,显然也是取决于服务于人的广度和深度。


    产业没有那么硬气怎么办


    前文我们分析了产业的硬气程度(通俗语言),所涉及的产业范例都是世界第一流的,如贵州的茅台镇、浙江桐乡的乌镇,甚至还提到了全球市值最高的苹果公司。这当然是为了讲明一些道理。但现实中,绝大多数的小镇是远远达不到这种驰名天下的境界的,这是不可忽视的事实。


    第一,要清楚、要判断的是,产业本身的价值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这里的产业,包括很多地方本自具有的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的开发。相当多的地方,其资源的开发几乎是自发形成的,地方政府因势利导就可以;而有些地方特有的资源,可能属于“养在深山人未识”,或者是开发的力度不够,或者是开发的层次和水平不够(前面有提及),客观上有可能已经对资源(尤其是无形资产)构成破坏性开发,或者是糟蹋了宝贵的资源,这些都是要汲取教训的。


    第二,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基建业务,更要把注意力放在运营(含公益项目和商业项目)的质量上来。当前,一提起特色小镇,不少人马上就把它和大兴土木联系起来,修路、架桥、造园、盖房子……在这方面,不少地方吃的苦头已经足够多,有些投资人的泪水尚未擦干。


    第三,要研究小镇与中心城市的关系。前文提到“黄金半径”的理念,正是基于这个命题。中国经济地理版图十分雄辩地呈现出一个事实:人口密度自东向西逐渐变小,东部城市的人口吸纳量越来越大。要想让东部人跨越几百、上千公里到中西部小镇,这种概率不会很大。浙江省在特色小镇方面一直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来自上海、杭州的客人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走进这些小镇,获得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感知,不用消耗太多的时间和金钱。


    第四,要重视现行法律法规尤其是城乡规划和国土资源对特色小镇建设的约束性。中国东部地区是一个人口密集、土地稀缺的区域,规划特色小镇一定要从这个基本事实出发,不能贪大求全。“小而精”,和特色鲜明,应该是现实追求。在乌镇,我们能够感觉到小型的博物馆、古迹、名人故居所传递出的那种雅致,并不减损这个小镇的魅力,相反,有了内容,有了气质,有了文化,有了灵魂,会让人流连忘返。

上一篇:江西省地税“一减一增”助力经济发展
下一篇:江西宜春市农业经济实现“稳中有进”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中政国宏社会经济咨询中心

单位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国宏大厦23层

邮政编码:100038

开户银行:北京建行万丰支行

银行账号:1100 1042 4000 5300 6848

联系电话:010-65067990  65067996

图文传真:010-65067996

单位信箱:vip@chinagd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