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永新县县情
永新县地处赣西边境,罗霄山脉中段,不仅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赣西南革命根据地的全红县、湘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所在地。全县总面积2195平方公里,辖10个镇、13个乡、2个场,总人口52万余。该县主产水稻、油菜、蚕桑、油茶、杉、竹等。2013年,永新县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县生产总值72亿元,增长10.6%;财政总收入7.41亿元,增长15.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5亿元,增长17.4%;规模工业增加值28.2亿元,增长31.8%,农业增加值15.5亿元,增长3.5%,服务业增加值22.8亿元,增长12.6%;固定资产投资75亿元,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亿元,增长15%;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00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6500元,增长12.5%。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永新县在城镇化建设中坚持以完善功能为承载,集聚产业为支撑,坚守生态文化为灵魂,打造湘赣边界大气商城、灵气水城、雅气名城和秀气绿城,争创省级以上生态园城、森林城、卫生城、文明城。 2013年,永新县的县域总人口为52.8万人,城镇人口23.5万人,城镇化率为44.38%,县城建成区面积为11.99平方公里。
(一)建立了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机制。一是制定支持性政策。2010年4月,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永新县进一步支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永府发〔2010〕2号)文件,明确了建立健全培财源、促增收的长效机制政策措施。根据该文件精神,县财政在2011年、2012年、2013年分别安排专项资金280万元、1000万元支持乡镇建设。二是加强组织力量。从2008年起,县委组织部在不增加干部编制的情况下,从发改、财政、国土、税务、工商、城管等部门抽调到县城投公司和工业开发区管委会挂职,实行3年一挂,既锻炼了干部,又增强了“两区”建设力量。三是组建专项工作小分队。为了推进新区建设进度,2013年中旬,县委、县政府从有关部门抽调62名干部,组成21个征地拆迁工作组,进驻规划新区与群众面对面开展征地拆迁动员工作。
(二)规划先行,构建城镇规划体系。围绕“一江两岸、一城三区”的布局,坚持“改造老城、建设新区、对接园区”的思路,凸现“山水禾城、人文永新”的主题,基本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城市燃气专项规划、城区给排水、道路交通、电力电讯、人防消防等专项规划正在逐步推进,按照“五美乡镇”及“七个一”要求,编制完成30户以上自然村庄建设规划、“引农上坡”规划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实现城镇规划成体系。
(三)抓好项目,推进城镇化扩容提质建设。在建将军大桥、仰山道桥基本完工,禾河西路、站前东路与滨江西路堤加速对接,县计生服务中心等配套公建项目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打造了滨江路堤、将军大道等一批城建精品工程。城北集贸商城、湘赣汽配商城、凯美国际大酒店、永新宾馆改造等项目进展顺利。老城区改造有序开展,已启动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1个、100户,城中村改造项目7个、610户,实施无物业管理住宅小区改造4个。小街小巷路灯改造基本完成。围绕“四城同创”目标,大力开展了违法违规建房清理、非法采矿专项整治工作,加强了市政管护和园林绿化养护,实施了立面挂绿和亮化工程,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同时,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涌现出高桥楼、怀忠、龙源口等一批特色宜居小城镇。
(三)提升民生保障,促进城镇统筹发展。2012年全年民生支出9.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7.5%。一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放创业贷款7368万元,新增城镇就业1.2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49万人次。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二是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开工建设廉租房660套、公租房420套和城市棚户区改造40户,完成国有林场和农垦企业危旧房改造6.68万平方米、农村危房改造1014户。三是教育方面,城西小学、特教学校如期开学,恢复了8个农村教学点,启动了7所乡镇中心公办幼儿园建设,兴建和改造了46所农村中小学校食堂,解决了住宿学生洗热水澡问题。
(四)扎实推进镇村联动建设。一是针对133个贫困村、10.3万贫困人口的实际,大力开展党员干部“1+1”包户“精准扶贫”,扎实推进“六大扶贫”,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000多万元,完成扶贫项目351个;二是深入推进基础设施扶贫,实施了农饮安全工程,解决6.4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完成了20公里县乡道升级和50.8公里通村公路建设;搬迁扶贫成效显著,落实移民安置259户1151人,高标准打造了三湾沙坪村和台岭长烟新村2个移民示范点;三是推进产业扶贫,以1000万元省级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为平台,深入推进“千村万户老乡工程”,引导贫困户大力发展井冈蜜柚产业;智力扶贫和劳务扶贫深入实施,保障扶贫和定点扶贫卓有成效,全年减贫1.91万人,减幅20.4%。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永新县小城镇建设基础差,起点低,虽然在近几年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采取了措施,得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在城市建设、拆迁安置过程中实行的有土安置,安置区内建筑密度大,容积率小,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土地浪费了,若干年后,有可能会成为新的城市棚户区。
(二)城镇化涉及土地问题难以权衡。随着城镇化发展,农民进城定居,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一方面农村耕地撂荒和粗放经营现象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很多种粮大户和种粮能手又难以寻租到土地,过去这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单一生产经营模式严重影响了农村土地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宅基地退出和转让运作特别复杂,涉及的单个利益主体又较多,原土地管理法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转让作了禁止规定,对宅基地退回集体虽也作了规定,但没有出台具体实施细则,加上农村观念原因,这项工作一直没有开展和执行。
(三)根据永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到2020年,全县城镇人口规模达到18.17万人,需要城区规模约18平方公里,目前执行的年度用地计划指标严重不足。
(四)农民进城的人员增多,导致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多,人口素质不平衡,人员进城后,所带来的污染也随之进城,从过去的分散污染变成集中污染,而生活污水、垃圾的增量,造成实行无害化处理人、财、物投入增加,给城镇管理带来很大压力。
四、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一)坚持科学编制城乡发展规划,在着眼于近期发展与建设的基础上,对远景目标不断地加以修正补充和调整,实行动态平衡,建立协调发展,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在更广的地域范围内综合考虑和权衡城镇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联,促进城乡资源开发利用的统筹协调和人居环境的共建共享。
(二)加快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建设,实现产城互动。加快永新县道路、供排水和污水管网、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多层标准化厂房、技术研发、专业物流、交易市场、职业培训等生产性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房地产开发和保障性住房等生活性服务设施建设,支撑产业和人口集聚。
(二)以提高农民素质、增强谋生本领为手段,大幅度提高农民就业本领,真正“授之以渔”,让农民转得出、稳得住、能增收。要按照“农民做减法、市民做加法”的思路,搭好平台,强化服务,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引导农民有序转移到县城、集镇、园区以及县外等非农领域,安家落户、就业创业,实现以培训促进转移、以转移带动致富的目标。
(三)建议突出以人为本发展城镇化。城镇建设、规划、公共服务等必须以人为出发点,围绕人的需要展开,完善城镇基础设施配套,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解决好城镇教育问题,处理好城镇就业问题,增加城镇建设投资,推进城乡一体化,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协调推进城镇化建设,吸引农民进城并就近城镇化。
(四)改革流动人口迁徙政策,进一步放开户籍管理制度。根据目前城镇化发展要求,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综合承受能力,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调整和完善城市户口迁移政策。
(五)建议加大城镇管理力度。集中治理城镇“脏乱差”为重点,建立有关规章制度,加大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法规的宣传力度,并严格管理,营造良好的城镇环境。同时,要规范规划设计和建筑市场,以确保规划设计和工程质量。坚决遏制城镇违法违规建房,对违章建筑、违法用地以及小产权房建设坚决查处。
五、下一步打算
党的十八大对新型城镇化作出了新部署,指出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功能。永新县将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布局,抓住用好中央苏区振兴和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使城镇化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相互促进,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一)进一步解决城镇建设用地问题。多途径利用土地政策,开展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低丘缓坡、工矿废弃地复垦等各类项目,通过增加建设用地规模方式,解决城镇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足,满足各类项目用地需求。同时,建立县乡土地流转中心,抓好“一平台三体系”建设,即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化网络交易平台、农村土地流转价格评估指标体系、流转政策保障体系和流转监督服务体系,确保农民确权的土地能够在中心自由流转。
(二)加快推进民生事业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按时建成廉租房680套、安置房510套、公租房1451套,力保500户及时入住。抓紧永新革命烈士陵园建设,尽快启动县人民医院改扩建工作,逐步推进31个“空白村”卫生室建设。抓紧完成国家科技惠民项目,加强与井冈山大学的科技项目合作。实施好74个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抓紧完成104所农村中小学食堂和19所农村学校的教师周转房建设。抓好学校布局调整,抓好7所乡镇中心公办幼儿园建设。办好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企业对接。落实“单独两孩”政策,加大违法生育查处力度,稳定低生育水平。推进农家书屋和数字影院建设,加快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升级。继续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大社保扩面征缴力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三)加大园区建设,以产业带动城镇化开发。注重市场运作,建设园区专业市场,推进路网管线、商务信息、金融结算、宾招餐饮和商住楼宇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实现工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促进“城园一体、产城融合”,构筑“城市新区、生活靓区”的工业发展平台。
(四)加快推进城市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实施旧城改造,改善城镇环境,完善提升老城区功能,扎实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和无物业管理住宅小区改造,全面完成2个棚户区、4个城中村和5个小区无物业管理改造任务。加快完善老城区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空闲地块建设小微型公共停车场、小游园和环卫设施,拉通禾河西路和站前西路。深入实施“东跨北拓”战略,全力推进新区开发建设。开工建设拓东大道、东里大道、河东防洪堤(子珍大道)、袍田东大道、仰山东大道等新区“三纵两横”路网,尽快形成新区道路框架;启动“引水入区”、滨江文化公园、仰山公园、永新中学和体育中心等公共基础项目,年内完成安置区安置房建设,助推新区快速发展。推进乡镇规划建设“九个一”工程,支持埠前、里田、龙源口、文竹等中心镇、示范镇建设,统筹兼顾其他小城镇发展,提升城镇品位。
(五)加强生态建养和环境保护。进一步推进“六绿”工程,完成造林3.4万亩,提升绿色生态品牌优势。加强环境保护,推进节能减排,强化重点污染企业监管,严防偷排直排;抓好污水处理厂、电镀集控中心的建设和运行,充分发挥治污设施的作用。加紧完成城镇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建设,强化山塘水库水质保护和治理,列为备用水源地的山塘水库要严禁养殖。